晏子为(已故)1985年口述
我生于光绪已亥年,即戊戌变法的第二年,清末我已能知道一些事了,现在年事已高,记忆衰退,只能说个大概,供参考。
一、江口镇区域的变迁
最早的江口又名沱江,范围很大,在现址的下游,从七星台上的龙潭寺起就是江口镇的街市了。随着江岸的崩塌,逐步向西迁移,形成了现在的江口镇。清末居民有一万多人,是沙宜之间首屈一指的码头。
二、江口镇的政权制体及治理
江口属荆州府枝江县管辖,设行政机关江口司,司有衙门,内设公堂、二堂、监狱。门口有钟鼓,外有照壁,衙门庄严。除江口司的的老爷之外,职事人员有红笔师爷、黑笔师爷,是分管刑律和文书的的幕僚,其他衙役皂隶俱全。老爷出巡也鸣锣开道,并有虎头回避牌,只不过比县太爷的规模小些,威风十足,一切司法行政都归他们管理。
江口因从业者的祖籍不同而分成四帮,即本帮系土著百姓组成。武帮系武汉人,江西帮系江西人,山陕帮系山西陕西两省人。全镇有地保三人左右,也叫甲长。那时,甲长的称谓,和***时期的含义完全不同,地保只是给各帮总会首跑腿的佣人罢了,他们每年春秋请各商号老板两次客,老板们在餐桌上写点钱给他们,就算他们的生活费用。我的祖父晏炳烈,号灿文,就是武帮的总会首。各帮的人数也不等,除了本帮之外,数武帮的人数最多。当时地方机关少,绅权重,县太爷巡视江口,也得鸣锣开道,虎头“回避”、“肃静”牌为先导,仪仗威严地先拜会四帮的总会首。江口司就是通过各帮的总会首来治理的。
清末江口没有警察或其他维持治安的武装力量。社会治安是由“管方的”维持的。所谓“管方的”就是坐地盗,强梁难斗的地头蛇。他们平时混迹烟(鸦片)、娼、赌场中,在自己的管区内不作案,以保护管区而得到收入。外来盗如不投到而作了案,他们就捉了报官。报了到的在他们允许之下,作一两笔案也就走了。如果失主势力大,态度强硬,他们会追回赃物了事,他们把这叫做遇见了钉子。
土局。鸦片战争之后,鸦片像潮水一般地涌进中国。不仅外国来倾销,国内也到处种植。江口适销的是国产“川土”和“云土”,清朝统治者把鸦片当成他们性命攸关的财源,连江口这样的集镇都设立土局,官买官卖。直到民国,饶光亚县长派人来江口封鸦片馆时,还封了五十多家。至于在家中一榻横设,吞云吐雾者更是无法计数了。清末比民国吸食者更多,如我们晏姓分成七房,除大、三两房自立迁走外,其余五家留住江口,约二十口人,竟有九支半烟枪,其中一个小孩上了瘾,算半支。二房不吸鸦片,人西繁衍至今,另外四家人人吸鸦片,仅五房存有一女,余都成了绝户。鸦片流毒之广,为祸之惨,可以概见。
筹饷局。是为满汉官军征饷而设的专职机构。
土局、筹饷局都是与江口司分开设立的,不受江口司管辖。
三、教育
我记事时,县里及江口都没有学校和书院。当时江口有两种办学形式,一种叫私塾,是由那些屡试不第的老童生为谋生而办的,一师一堂,就是读书写字两门。读的是《三字经》、《学而》等四书五经,方法是读书、背书、背温书,写大楷、小楷,日复一日,天天如此,除认识几个字外,用途不大。有的越读越呆。每年五月端午议学,由塾师宴请学生的家长,家长当场给塾师写酬金。另一种叫家塾,是有钱人延师在家中开的馆,除自己的子弟外,也有亲友的子弟搭馆就读。教学内容和私塾是一样的,家长总认为严师出高徒,盲目地一味要求严管,塾师也就以严来迎合学东。一九一O年,我曾就读于王昆(即***枝江县党部书记长王南屏的父亲)先生。正月十六入学,腊月二十四才放假,天天上学,五更起,半夜眠,不敢稍怠。上厕所要拿签牌,一堂学生只有一块签牌,别人不送回来或是抢不到,就不能解手。每天一次片刻活动,也要严禁喧哗,先生打人是六亲不认,打王南屏也是心狠手毒,我曾无辜被打屁股,每次二十大板。旧伤未复,新板又加,走投无路,想去跳江,却被人救住。总之,儿童脑壳和屁股上的伤痕,就成了“严”的广告。我今年八十七岁了,每忆及这残害儿童的私塾,仍有余悸。
一九O五年废除了科举。一九O七年,在江口设立初级国民小学堂,校址设在东山寺观音堂,校长吴监卿,教员有王保书、王子恒、金栋臣、张希孟等,大多是秀才和留过洋的。分甲乙丙三班,有一百多学生。另有女校,男女各别。女教员姓丘,是省里来的。课程主要是讲经(讲孟子、诗经等),另设算学、修身(讲孝弟忠信)、格致(讲自然常识)、历史、地理、音乐、体操等。上体操还打龙旗。官办的不收学费,上下课摇铃,放寒暑假,日曜日(即星期天)休息。我在乙班上了一年学,觉得比私塾好些,但是,社会上认为官学管得松,不如家塾严,家长又叫回私塾读书了。从癸丑年起一直到戊午年(1912—1918),读了几年改良式学校,才受到些教益。因要就业,只得回家自学。
四、社会活动
这个题目太广泛,只能谈记忆较深的事。
做皇会。一九O四年的皇会,是为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搞的庆祝活动,对面两家联合扎起五色布缝制的过街彩棚,搞得上不见天。农家都贴大红对联,写的是“万寿无疆,普天同庆”之类的吉祥话。整日锣鼓喧天,鞭炮不绝,入晚则灯火辉煌,夜不闭户(派有巡查队),闹了半个月之久。当时外则丧权辱国,内则民不聊生,革命浪潮,风起云涌。她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粉饰太平。这种穷奢极侈的行为,只能激起百姓的愤恨,加速清王朝的灭亡。
国丧。光绪驾崩之后,江口也设灵堂。每月初一、十五,官员们例行祭灵,由赞礼官司仪,上香敬供,三拜叩,行礼如仪。其中有哭丧一则,官员们无泪干嚎,口中还念念有词:“臣的主啊!臣的主……。”真是丑态百出,令人喷饭。
火神会。每年要唱一次火神戏,以祭火神,据说不唱戏或戏点少了,火神就会“显灵”,出现火灾。其实是不唱戏,火神会的主持者的财源就断绝了,于是暗中放火出来造遥,进行敲诈。唱火神戏的钱是由各商号筹集的,戏班子是在沙市请的,订一本戏就是几十吊钱,一订就是二十本以上。四月十五开锣,唱到端午以后才结束。但也有例外,金邦平(曾任清末外交官司)的父亲任枝江知县,有担待,敢斗强豪,断案清明,受百姓爱戴,人称金神仙。他对这种鬼把戏心中有数,看到六合院年年打破堤,百姓流离失所,想修堤又苦于经费无着,他叫把火神戏停了,钱拿来修堤。众人说停了戏,火神要显灵,他把桌子一拍说:“要烧!叫火神烧本县的大堂好了,与百姓无关。”结果停了两三年,钱修了堤,火神也终于没有显圣。
围鼓场。当时江口没有职业性的戏班子,一些爱好唱戏的小老板们,组成票友社,唱汉剧、荆河剧,不卖票。每晚演唱,爱听的就去听。有钱人家有红白喜事,也请他们去坐堂演唱,作为宾客招待,不收钱财,纯属业余性质的。
五、商业概貌
江口有长江交通之便,那时可以常年靠船,上四川,下武汉,南通湖南,往来称便。加之地处江汉平原上游,四乡土地肥沃,物产丰富,是理想的物产集散之地。于是商客云集,市场繁荣。江边常停靠数百船只,有时停不下,还要在江中抛锚候当。郊外,白天就能听到市场的人潮声,入夜则见镇上灯光一片通红。
棉花是江口最多的出口物资,有花行三十多家。曹永昌、永大恒、万兴泰等几家的资本最多,规模最大。货源除本地自产以外,江陵、松滋的棉花也都来江口销售。出口销四川,装棉花入川的是大型楼船,叫白木帮。当时没有机械打包,全靠人工踩包,下花时,力行先将花包运到岸边,数量多了就沿街摆放,以致满街通白。为了装载结实,装船时又要将花包挤紧,日夜三班踩包的号子声不绝于耳,吞吐量超过沙市。
土布的收售量也大,有布庄十来家,大生同、积大长的规模最大,专收四乡土布,远销鄂西川东一带山区,成交额仅次于董市,是重要的土布市场。
粮食除本地生产的以外,当阳、江陵、松滋都来江口销售,远自湖南也用船运到江口来交易。资本大的开米行,专营大米稻谷,资本小的则称杂粮行,五谷兼收。有粮食行三十多家,施泰顺、李云顺、时大顺、张久泰等是资本最雄厚的米行,每天收由米贩子用骡马驮来的米谷。各行专设马棚系牲口,一收上百驮。收购谷米,再由船装外销,真是人笑马欢,热闹非凡。
江口的商业,有了棉花、土布、粮食三大基本行业,而且吞吐量又大,从而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。那时没有银行,有钱庄。全合泰、同心协两家钱庄,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。清朝用一文的眼子钱,光绪年间才有当十文的铜元流通,银子直接按重量(两、钱、分)流通,末年间或有鹰洋(外币)出现。清朝衙门出有龙票,是直板的,以银两计数。大商行也有私票出现,但都不多见。后来出私票的成风,不出私票的只是少数,加之四乡小集镇商户的私票,也流入江口,紊乱不堪,常有倒闭潜逃的事,官厅却不闻不问。市场上以铜币白银为主。当时牛肉三十五文一斤,猪肉四十文一斤,油条三文一根,米二百文一斗。瓦工一天工资五十文,木工六十文,物价变动不大。当铺有全美、仁昌、济生三家。前两家为典当,利率低些,当期长些。济生则为质当,当期不超过一年,过期死当,利率也比较高些。这五家钱庄和当铺,除同心协为本地合资经营外,其他四家都是山西人开的,到民国时期才停业。还有银楼四五家,制作销售金银手饰,生意也很好。
每年棉花粮食营业旺季时,各行客人推进涌出,也带动了饮食业的发展。江口的饭馆有二十多家。大的有七八家,铺面有三四十张桌子,两人抬的大饭甑子,每天可卖饭一二十甑子。跑堂的一只膀子能端一桌碗冒尖的饭,算帐也能一桌一口清,令人佩服!饭馆业集中在现在江口电影院附近到河边一条街上。茶馆也有好几家,一家也有几十张桌子。当时连煤油灯都没有,饭馆茶馆点的是梓油(或菜油)八角灯,名叫满堂红,晚上八角灯齐燃,也确实满堂通亮,增添了热闹气氛。
杂货商业也相应地发展起来了,遍布全镇。批零兼营的大资本商有七八家。山西帮开的永兴务、义盛和,在江口镇就开设了两个门面,叫东局西局,大量进销川盐、川糖、广糖、山珍海味等杂货。还有曾元兴等几家,资本雄厚,专营川烟,即金堂烟、毛烟两种。布店大的有皮均和、李顺成,经营色布绸缎呢绒,小布就很多了。
估衣业也会值得一提。由于江口有当铺,沙市也有,死当的衣物都通过他们经销。经营此业的是江西帮,江口有十几家。
药店有十几家,批零兼营,并有中医坐堂看病开方,代客煎药,服务周到。
专营瓷器的有三四家,曾广盛、郭新圣、高日升规模较大。卖陶器的叫窑货院子,也有三四家。江口附近肖家窑就出陶器。
牙商。即行户,包括花行米行在内,要在官厅里领了帖(相当现在的营业许可证)才能开业。其他商业则不必领帖。江口四乡的湖泊象葡萄一样成串,那时淤积少,水面大,水多草丰,春夏水涨,鱼群由大江入湖觅食,秋冬水浅,鱼群肥壮,四季都可捕捞。长江更是鱼船成群,有不少干鲜鱼货在江口集散。干鱼虾象粮食一样用围子围屯,鲜货则是摊篮遍地,品种繁多。鱼商是典型的行户,有鱼行五六家,以李、杨、刘三家最大,他们介绍买卖双方成交,提取佣金。水果行也是牙商,集中在江边,以王义和、谢祥记为最大。除本地产的桃李之外,装运四川柑橘、甘蔗及其他水果来江口的船只更是络绎不绝。
木行,以本帮为主,著名的有郑鼎泰、陈长泰、孙茂林等几家。都设有东院西院两个门市部,除进销木材外,还常年做棺材。客户由鄂西、四川、湖南放排来此,沿江木材山积。木匠铺十几家,大多是武帮经营的。厂店一体,生产家具农具。与之相应的漆匠铺也有好几家。
六、工业状况
清末江口镇没有新兴工业,除上述木器手工业外,皮均和办有皮鹤记布厂,共有几十台改良的半铁半木机子,以脚踏为动力,自动投梭子,织两尺一寸左右的宽幅布,算是最大的工业了。
酿酒。曾阳谷从山西请来了七八个师傅,专做曲子,开万家春汾酒厂,试验成功了,酒的质量很好,销路也打开了,沙市宜都均有其销售市场。但是汾酒要窑藏,存放的时间越长,越是香浓味醇,终因资金不足,周转太慢而停产。江口的酒当时已有名气,远销外地,大槽房有谦泰吉、邓复昌等数家。
石匠铺有五六家,生产碾槽、猪槽、石磨、石磙等生产工具,但大量生产的是墓碑,精工细凿,有不少堪称艺术佳品。
七、森昌信局
自古以来,中国除传递朝廷文书的驿站外,民间书信往来困难。清末江口镇开设了“森昌信局”,从事收寄信件、包裹,办理汇兑等邮递业务,并兼营洋火(火柴)、洋碱(肥皂)、洋油(煤油)。中国兴办邮局是帝国主义侵华的产物,而森昌除邮局业务之外,还为帝国主义推销大量商品,资本雄厚,是一家买办性质的企业。
八、宗教信仰
佛教寺庙以弥陀寺为最大,有和尚几十个,东山寺规模小些。
回教,已经有了清真寺。回族是清朝移民来江口的。最初是马、哈等八姓,来自西北新疆等地,相貌与汉民略有不同。其他各姓是陆续由各地迁来的。本地也有信奉回教的,当时称为随教。
当时江口,也有了天主教和基督教。天主堂在现在的面粉厂,由法国人经管,派有神父传教。基督教的福音堂有两处,下街福音堂为瑞典人掌管,上街福音堂为英国人掌管,后来收回自办,教友之间有亲近之感,与非教徒之间也能和睹相处,没有像有些地方相互仇视的现象。
江口镇的这种繁荣局面,一直维持到民国初年,以后航道淤积,航行受阻,冬季逐渐不能靠船,也就不能物畅其流了。加之,沙市出现了机械打包工业,棉花销售又改为下行武汉、上海,各地的棉花就日渐趋向沙市了。日寇占领时期,下街包括太平庄全部被拆,现在的电视院一带江边,是日寇的军事据点,为了开扩射界,被拆成扇面形的开阔地,毁房屋数百户,损失惨重。
傅义
记录整理
注:晏老八十八岁(1986年),省书协会员,此文经本人修改审定。
来源于lvyunz 网络上传
我生于光绪已亥年,即戊戌变法的第二年,清末我已能知道一些事了,现在年事已高,记忆衰退,只能说个大概,供参考。
一、江口镇区域的变迁
最早的江口又名沱江,范围很大,在现址的下游,从七星台上的龙潭寺起就是江口镇的街市了。随着江岸的崩塌,逐步向西迁移,形成了现在的江口镇。清末居民有一万多人,是沙宜之间首屈一指的码头。
二、江口镇的政权制体及治理
江口属荆州府枝江县管辖,设行政机关江口司,司有衙门,内设公堂、二堂、监狱。门口有钟鼓,外有照壁,衙门庄严。除江口司的的老爷之外,职事人员有红笔师爷、黑笔师爷,是分管刑律和文书的的幕僚,其他衙役皂隶俱全。老爷出巡也鸣锣开道,并有虎头回避牌,只不过比县太爷的规模小些,威风十足,一切司法行政都归他们管理。
江口因从业者的祖籍不同而分成四帮,即本帮系土著百姓组成。武帮系武汉人,江西帮系江西人,山陕帮系山西陕西两省人。全镇有地保三人左右,也叫甲长。那时,甲长的称谓,和***时期的含义完全不同,地保只是给各帮总会首跑腿的佣人罢了,他们每年春秋请各商号老板两次客,老板们在餐桌上写点钱给他们,就算他们的生活费用。我的祖父晏炳烈,号灿文,就是武帮的总会首。各帮的人数也不等,除了本帮之外,数武帮的人数最多。当时地方机关少,绅权重,县太爷巡视江口,也得鸣锣开道,虎头“回避”、“肃静”牌为先导,仪仗威严地先拜会四帮的总会首。江口司就是通过各帮的总会首来治理的。
清末江口没有警察或其他维持治安的武装力量。社会治安是由“管方的”维持的。所谓“管方的”就是坐地盗,强梁难斗的地头蛇。他们平时混迹烟(鸦片)、娼、赌场中,在自己的管区内不作案,以保护管区而得到收入。外来盗如不投到而作了案,他们就捉了报官。报了到的在他们允许之下,作一两笔案也就走了。如果失主势力大,态度强硬,他们会追回赃物了事,他们把这叫做遇见了钉子。
土局。鸦片战争之后,鸦片像潮水一般地涌进中国。不仅外国来倾销,国内也到处种植。江口适销的是国产“川土”和“云土”,清朝统治者把鸦片当成他们性命攸关的财源,连江口这样的集镇都设立土局,官买官卖。直到民国,饶光亚县长派人来江口封鸦片馆时,还封了五十多家。至于在家中一榻横设,吞云吐雾者更是无法计数了。清末比民国吸食者更多,如我们晏姓分成七房,除大、三两房自立迁走外,其余五家留住江口,约二十口人,竟有九支半烟枪,其中一个小孩上了瘾,算半支。二房不吸鸦片,人西繁衍至今,另外四家人人吸鸦片,仅五房存有一女,余都成了绝户。鸦片流毒之广,为祸之惨,可以概见。
筹饷局。是为满汉官军征饷而设的专职机构。
土局、筹饷局都是与江口司分开设立的,不受江口司管辖。
三、教育
我记事时,县里及江口都没有学校和书院。当时江口有两种办学形式,一种叫私塾,是由那些屡试不第的老童生为谋生而办的,一师一堂,就是读书写字两门。读的是《三字经》、《学而》等四书五经,方法是读书、背书、背温书,写大楷、小楷,日复一日,天天如此,除认识几个字外,用途不大。有的越读越呆。每年五月端午议学,由塾师宴请学生的家长,家长当场给塾师写酬金。另一种叫家塾,是有钱人延师在家中开的馆,除自己的子弟外,也有亲友的子弟搭馆就读。教学内容和私塾是一样的,家长总认为严师出高徒,盲目地一味要求严管,塾师也就以严来迎合学东。一九一O年,我曾就读于王昆(即***枝江县党部书记长王南屏的父亲)先生。正月十六入学,腊月二十四才放假,天天上学,五更起,半夜眠,不敢稍怠。上厕所要拿签牌,一堂学生只有一块签牌,别人不送回来或是抢不到,就不能解手。每天一次片刻活动,也要严禁喧哗,先生打人是六亲不认,打王南屏也是心狠手毒,我曾无辜被打屁股,每次二十大板。旧伤未复,新板又加,走投无路,想去跳江,却被人救住。总之,儿童脑壳和屁股上的伤痕,就成了“严”的广告。我今年八十七岁了,每忆及这残害儿童的私塾,仍有余悸。
一九O五年废除了科举。一九O七年,在江口设立初级国民小学堂,校址设在东山寺观音堂,校长吴监卿,教员有王保书、王子恒、金栋臣、张希孟等,大多是秀才和留过洋的。分甲乙丙三班,有一百多学生。另有女校,男女各别。女教员姓丘,是省里来的。课程主要是讲经(讲孟子、诗经等),另设算学、修身(讲孝弟忠信)、格致(讲自然常识)、历史、地理、音乐、体操等。上体操还打龙旗。官办的不收学费,上下课摇铃,放寒暑假,日曜日(即星期天)休息。我在乙班上了一年学,觉得比私塾好些,但是,社会上认为官学管得松,不如家塾严,家长又叫回私塾读书了。从癸丑年起一直到戊午年(1912—1918),读了几年改良式学校,才受到些教益。因要就业,只得回家自学。
四、社会活动
这个题目太广泛,只能谈记忆较深的事。
做皇会。一九O四年的皇会,是为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搞的庆祝活动,对面两家联合扎起五色布缝制的过街彩棚,搞得上不见天。农家都贴大红对联,写的是“万寿无疆,普天同庆”之类的吉祥话。整日锣鼓喧天,鞭炮不绝,入晚则灯火辉煌,夜不闭户(派有巡查队),闹了半个月之久。当时外则丧权辱国,内则民不聊生,革命浪潮,风起云涌。她这样做的目的在于粉饰太平。这种穷奢极侈的行为,只能激起百姓的愤恨,加速清王朝的灭亡。
国丧。光绪驾崩之后,江口也设灵堂。每月初一、十五,官员们例行祭灵,由赞礼官司仪,上香敬供,三拜叩,行礼如仪。其中有哭丧一则,官员们无泪干嚎,口中还念念有词:“臣的主啊!臣的主……。”真是丑态百出,令人喷饭。
火神会。每年要唱一次火神戏,以祭火神,据说不唱戏或戏点少了,火神就会“显灵”,出现火灾。其实是不唱戏,火神会的主持者的财源就断绝了,于是暗中放火出来造遥,进行敲诈。唱火神戏的钱是由各商号筹集的,戏班子是在沙市请的,订一本戏就是几十吊钱,一订就是二十本以上。四月十五开锣,唱到端午以后才结束。但也有例外,金邦平(曾任清末外交官司)的父亲任枝江知县,有担待,敢斗强豪,断案清明,受百姓爱戴,人称金神仙。他对这种鬼把戏心中有数,看到六合院年年打破堤,百姓流离失所,想修堤又苦于经费无着,他叫把火神戏停了,钱拿来修堤。众人说停了戏,火神要显灵,他把桌子一拍说:“要烧!叫火神烧本县的大堂好了,与百姓无关。”结果停了两三年,钱修了堤,火神也终于没有显圣。
围鼓场。当时江口没有职业性的戏班子,一些爱好唱戏的小老板们,组成票友社,唱汉剧、荆河剧,不卖票。每晚演唱,爱听的就去听。有钱人家有红白喜事,也请他们去坐堂演唱,作为宾客招待,不收钱财,纯属业余性质的。
五、商业概貌
江口有长江交通之便,那时可以常年靠船,上四川,下武汉,南通湖南,往来称便。加之地处江汉平原上游,四乡土地肥沃,物产丰富,是理想的物产集散之地。于是商客云集,市场繁荣。江边常停靠数百船只,有时停不下,还要在江中抛锚候当。郊外,白天就能听到市场的人潮声,入夜则见镇上灯光一片通红。
棉花是江口最多的出口物资,有花行三十多家。曹永昌、永大恒、万兴泰等几家的资本最多,规模最大。货源除本地自产以外,江陵、松滋的棉花也都来江口销售。出口销四川,装棉花入川的是大型楼船,叫白木帮。当时没有机械打包,全靠人工踩包,下花时,力行先将花包运到岸边,数量多了就沿街摆放,以致满街通白。为了装载结实,装船时又要将花包挤紧,日夜三班踩包的号子声不绝于耳,吞吐量超过沙市。
土布的收售量也大,有布庄十来家,大生同、积大长的规模最大,专收四乡土布,远销鄂西川东一带山区,成交额仅次于董市,是重要的土布市场。
粮食除本地生产的以外,当阳、江陵、松滋都来江口销售,远自湖南也用船运到江口来交易。资本大的开米行,专营大米稻谷,资本小的则称杂粮行,五谷兼收。有粮食行三十多家,施泰顺、李云顺、时大顺、张久泰等是资本最雄厚的米行,每天收由米贩子用骡马驮来的米谷。各行专设马棚系牲口,一收上百驮。收购谷米,再由船装外销,真是人笑马欢,热闹非凡。
江口的商业,有了棉花、土布、粮食三大基本行业,而且吞吐量又大,从而带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。那时没有银行,有钱庄。全合泰、同心协两家钱庄,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。清朝用一文的眼子钱,光绪年间才有当十文的铜元流通,银子直接按重量(两、钱、分)流通,末年间或有鹰洋(外币)出现。清朝衙门出有龙票,是直板的,以银两计数。大商行也有私票出现,但都不多见。后来出私票的成风,不出私票的只是少数,加之四乡小集镇商户的私票,也流入江口,紊乱不堪,常有倒闭潜逃的事,官厅却不闻不问。市场上以铜币白银为主。当时牛肉三十五文一斤,猪肉四十文一斤,油条三文一根,米二百文一斗。瓦工一天工资五十文,木工六十文,物价变动不大。当铺有全美、仁昌、济生三家。前两家为典当,利率低些,当期长些。济生则为质当,当期不超过一年,过期死当,利率也比较高些。这五家钱庄和当铺,除同心协为本地合资经营外,其他四家都是山西人开的,到民国时期才停业。还有银楼四五家,制作销售金银手饰,生意也很好。
每年棉花粮食营业旺季时,各行客人推进涌出,也带动了饮食业的发展。江口的饭馆有二十多家。大的有七八家,铺面有三四十张桌子,两人抬的大饭甑子,每天可卖饭一二十甑子。跑堂的一只膀子能端一桌碗冒尖的饭,算帐也能一桌一口清,令人佩服!饭馆业集中在现在江口电影院附近到河边一条街上。茶馆也有好几家,一家也有几十张桌子。当时连煤油灯都没有,饭馆茶馆点的是梓油(或菜油)八角灯,名叫满堂红,晚上八角灯齐燃,也确实满堂通亮,增添了热闹气氛。
杂货商业也相应地发展起来了,遍布全镇。批零兼营的大资本商有七八家。山西帮开的永兴务、义盛和,在江口镇就开设了两个门面,叫东局西局,大量进销川盐、川糖、广糖、山珍海味等杂货。还有曾元兴等几家,资本雄厚,专营川烟,即金堂烟、毛烟两种。布店大的有皮均和、李顺成,经营色布绸缎呢绒,小布就很多了。
估衣业也会值得一提。由于江口有当铺,沙市也有,死当的衣物都通过他们经销。经营此业的是江西帮,江口有十几家。
药店有十几家,批零兼营,并有中医坐堂看病开方,代客煎药,服务周到。
专营瓷器的有三四家,曾广盛、郭新圣、高日升规模较大。卖陶器的叫窑货院子,也有三四家。江口附近肖家窑就出陶器。
牙商。即行户,包括花行米行在内,要在官厅里领了帖(相当现在的营业许可证)才能开业。其他商业则不必领帖。江口四乡的湖泊象葡萄一样成串,那时淤积少,水面大,水多草丰,春夏水涨,鱼群由大江入湖觅食,秋冬水浅,鱼群肥壮,四季都可捕捞。长江更是鱼船成群,有不少干鲜鱼货在江口集散。干鱼虾象粮食一样用围子围屯,鲜货则是摊篮遍地,品种繁多。鱼商是典型的行户,有鱼行五六家,以李、杨、刘三家最大,他们介绍买卖双方成交,提取佣金。水果行也是牙商,集中在江边,以王义和、谢祥记为最大。除本地产的桃李之外,装运四川柑橘、甘蔗及其他水果来江口的船只更是络绎不绝。
木行,以本帮为主,著名的有郑鼎泰、陈长泰、孙茂林等几家。都设有东院西院两个门市部,除进销木材外,还常年做棺材。客户由鄂西、四川、湖南放排来此,沿江木材山积。木匠铺十几家,大多是武帮经营的。厂店一体,生产家具农具。与之相应的漆匠铺也有好几家。
六、工业状况
清末江口镇没有新兴工业,除上述木器手工业外,皮均和办有皮鹤记布厂,共有几十台改良的半铁半木机子,以脚踏为动力,自动投梭子,织两尺一寸左右的宽幅布,算是最大的工业了。
酿酒。曾阳谷从山西请来了七八个师傅,专做曲子,开万家春汾酒厂,试验成功了,酒的质量很好,销路也打开了,沙市宜都均有其销售市场。但是汾酒要窑藏,存放的时间越长,越是香浓味醇,终因资金不足,周转太慢而停产。江口的酒当时已有名气,远销外地,大槽房有谦泰吉、邓复昌等数家。
石匠铺有五六家,生产碾槽、猪槽、石磨、石磙等生产工具,但大量生产的是墓碑,精工细凿,有不少堪称艺术佳品。
七、森昌信局
自古以来,中国除传递朝廷文书的驿站外,民间书信往来困难。清末江口镇开设了“森昌信局”,从事收寄信件、包裹,办理汇兑等邮递业务,并兼营洋火(火柴)、洋碱(肥皂)、洋油(煤油)。中国兴办邮局是帝国主义侵华的产物,而森昌除邮局业务之外,还为帝国主义推销大量商品,资本雄厚,是一家买办性质的企业。
八、宗教信仰
佛教寺庙以弥陀寺为最大,有和尚几十个,东山寺规模小些。
回教,已经有了清真寺。回族是清朝移民来江口的。最初是马、哈等八姓,来自西北新疆等地,相貌与汉民略有不同。其他各姓是陆续由各地迁来的。本地也有信奉回教的,当时称为随教。
当时江口,也有了天主教和基督教。天主堂在现在的面粉厂,由法国人经管,派有神父传教。基督教的福音堂有两处,下街福音堂为瑞典人掌管,上街福音堂为英国人掌管,后来收回自办,教友之间有亲近之感,与非教徒之间也能和睹相处,没有像有些地方相互仇视的现象。
江口镇的这种繁荣局面,一直维持到民国初年,以后航道淤积,航行受阻,冬季逐渐不能靠船,也就不能物畅其流了。加之,沙市出现了机械打包工业,棉花销售又改为下行武汉、上海,各地的棉花就日渐趋向沙市了。日寇占领时期,下街包括太平庄全部被拆,现在的电视院一带江边,是日寇的军事据点,为了开扩射界,被拆成扇面形的开阔地,毁房屋数百户,损失惨重。
傅义
记录整理
注:晏老八十八岁(1986年),省书协会员,此文经本人修改审定。
来源于lvyunz 网络上传